1.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信息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明确课堂容量的大小并非取决于内容的呈现速度,而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多媒体课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加快信息传递的可能性,传递信息的多少还得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设计好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教学内容。
2.“形式”服务于“内容”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始终意识到该课件是要讲述某一部分教学内容,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在设计风格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图文搭配合理;字号要协调,整体色调要和谐;声像的使用要慎重。总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有度,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进而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加强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手段,教学都是一个严肃、严谨的过程,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内部的逻辑规定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教学效果。因此,一个教师教学课件做得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不在教学上下功夫,那么教学课件也只能是教学的一个门面.对教学难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协助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而不要为了赶时髦而将“节节课”、“门门课”都做成多媒体课件。
4.认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清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是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不可能取代教师。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5.加强对教学教法的专研创新
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还要加强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尝试将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能力.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1.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略读课文教学尺度
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略读课文一般都放在精读课文后面,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发挥总结和延伸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把略读课文教学和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如:《一夜的工作》是一篇略读课文,有的教师却急于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再字词句段篇面面俱到,逐一讲解。这种做法完全没有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教学;①紧扣课题,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思考:“课文时怎样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交流各自的体会,在交流中丰富对总理的认识。②在深入解读教材时,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总理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经过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总理伟大的人格。这样处理,就和精读课文的学习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
2.紧扣单元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都是围绕专题来组织单元课文的,并且每一个单元训练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在略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单元重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单元重点如何确定?教师可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导语提示,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来确定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借助连接语,抓住课文关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提示语,这一段提示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依据略读课文前的这段提示语来确定的略读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4.以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法迁移
教材中指出:略读课文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①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②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这就表明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在学法上加以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充足的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师不能在学生读了一篇课文之后,就急于向学生提问。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入,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不了略读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把课文学懂,学透。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教学,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才能使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这是以教师的观点说的,如果是学生的话,参照这也可以知道怎么上了
刷转转要装补丁的
愿意的留你QQ
要有调皮猴的论坛账号密码的 现在注册需要邀请码 不然没办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