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王者教学 > 正文

怎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2024-06-23 02:27

怎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第一, 家长、老师为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言谈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和老师一起给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典范。要在服装、饮食、住、行等方面保持节俭的风格,不能贪图享受,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朴素的风格,不穿太贵重的衣服、不佩戴首饰、不追求名牌衣服等。

第二,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来引导学生应勤俭节约

教师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应着手于各种浪费现象,从学习用品到餐厅粮食,从水电到公寓楼日用品及校服。结合学生去孤儿院参观的见闻与身边的种种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真正明白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美德及事业有成的条件。通过在全班开展勤俭节约的主题班会和平时耐心的教育、点点滴滴的渗透与严格要求,学生就会有勤俭节约的动机、行为。

零花钱最能反映出人的个性。在指导学生如何花零花钱上,可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止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对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每次可少给些,时间间隔可短些,随着自制力的增强,一次可给得稍多些,时间间隔也可长些,如每星期或每十天给一次。其次,家长要过问孩子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用在哪里。用得不当,应予批评,甚至暂停“援助”。有些家长要孩子记账,过几天查一次账,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再次、家长时刻注意有了零花钱的孩子的言谈举止,时常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保持联系,一发现有铺张浪费的现象立即给予制止。最后,家长要鼓励孩子该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尽可能不用。总之,要教育孩子既不乱花钱,也不要养成吝啬的“守财奴”性格。

第四,榜样示范

第五, 经常给学生讲勤俭节约的故事

故事能启发、教育人,教师、家长要经常给学生讲勤俭节约的故事和道理。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都来之不易,都是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历史上的陶侃(东晋时期名将)由于受他母亲良好的教导,一生勤勉俭朴,连造木船剩下的碎块木屑都收藏好,备以后用,这一美谈流传至今。

第六, 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有效利用废旧物品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比如可让学生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道德讲座-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听后感500字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勤俭的创业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勤劳”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必备品质。明确了在当今物质文明相对发达背景下,也不能忘了“俭朴”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使“勤俭”的内涵深入每一个学生的灵魂,让“勤俭”成为学生的特有的素质,我班开展了 “厉行节约,从我做起”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很好成绩,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开始由主持人宣布了本次道德讲堂的主题——“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接着,同学们观看了一个短片《勤俭节约从不浪费每一粒米做起》,大家深受感动,不禁吟诵起《悯农》的诗句。然后,故事大王申桂博同学为大家讲了关于勤俭节约的故事,那感人的情节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活动之后,同学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严格的要求自己,节约用水用电,爱惜每一粒粮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需要每个炎黄子孙从我做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化、结果

游戏攻略
热门资讯